查看原文
其他

刊物|《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》第23輯

徵文考獻 2022-06-25


目錄及摘要



“革”卦“己日乃孚”辨正

——再論《周易》異文與一字多義

鄭吉雄

內容提要:《周易》古奧而版本多,筆者曾發表《易學與校勘學》一文,歸納《周易》經傳異文,申論“一字多義”特性,引起學界注意。革卦“已日乃孚”,古今中外注家,或讀爲“己”,或讀爲“已”與“巳”,再衍生出多種不同解釋。近因上博《易》簡問世,整理者讀爲“攺日”,釋爲“逐鬼禳祟”,引起爭議。本文引證清儒考據,認爲當讀“己日”,兼含“戊己”及“更改”二義,是爲另一“一字多義”顯例。文後補充數例支持主論述,闡明此一新義理。

關鍵詞:周易  革卦  己日  異文


《周易集解》引蜀才注文補證

——辨鄭剛中《周易窺餘》引發之誤解

劉駿勃

内容提要: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所引蜀才注中有若干條含有“案”字,宋鄭剛中《周易窺餘》認爲其中《需》卦一條“案”字之後的内容並非蜀才注文,而是李鼎祚之案語。鄭氏此説没有受到清代馬國翰、黃奭等輯佚家的認同,但馬、黃等人没有對此具體辨析,因而有研究者受鄭氏此説的影響,並進而認爲《集解》中所有蜀才注文“案”字以後的内容均爲李鼎祚所加而非蜀才注。實際上,《窺餘》所引自相矛盾,難以信據;《集解》書中對於李氏案語和諸家注文在體例上原有明確之區别;且含有“案”字之蜀才注和不含案語之蜀才注在句式與辭義上均極爲相似;此外孫星衍《周易集解》、李道平《周易集解纂疏》與曹元弼《周易集解補釋》中亦將這類案語視爲蜀才注。故鄭氏之説實不可信。類似問題亦見於荀爽、干寶等人之注文中,因而厘清各家注文和案語之歸屬是研究利用《周易集解》的重要前提。

關鍵詞:蜀才  周易集解  李鼎祚  周易窺餘  鄭剛中


南宋以降諸道書引錄《周易參同契》引文內容與現存諸本關係考

屈燕飛

内容提要:從“道藏資料庫”中檢索出所有有關《周易參同契》的引文,然後去掉干擾、冗餘信息,剩下的引文以年代順序重新考校。再將這些引文與現存諸本(主要以《道藏》所存陰長生注《周易參同契》、容字號無名氏《周易參同契注》、彭曉《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》以及朱熹《周易參同契考異》)一字一句逐文對校,找出與現存諸本之關係,然後進行統計。通過統計、分析,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:南宋及以後諸道書所引《參同契》文本與現存彭本、朱本更爲接近,而與陰本、容本距離較遠。這似乎可以證實兩點:一,《周易參同契》在歷史上存在多個文本系統;二,陰本、容本似乎確如陳國符、孟乃昌所論是《參同契》的早期注本。同時也說明,南宋前流通的《參同契》文本系統以陰本、彭注所屬的文本系統爲主,南宋以降以彭注、朱注所屬的文本系統爲主。

關鍵詞:周易參同契  注本  文本系統


蜀石經《毛詩》殘拓校理

王天然

内容提要:上海圖書館藏蜀石經《毛詩》殘拓起自卷一《召南·鵲巢》鄭箋“爵位,故以興焉”,訖於卷二《邶風·二子乘舟》尾。本次校理參校寫本十件、刻本七種,既努力呈現文本異同的靜態結果,也重視還原文本變化的動態過程。本項工作是探討蜀石經《毛詩》性質的基礎,同時也期待爲梳理《毛詩》文本源流關係提供更多細節佐證。緣此,本篇對參校本異文盡量一一出校,包括明顯由參校本自身訛誤所致者。另外文中未定校勘凡例,旨在保留每條校理文字面對具體情況時的靈活性。

關鍵詞:蜀石經  毛詩  文本性質  文本源流


方玉潤《詩經原始》與《欽定詩經傳說彙纂》關係考

于浩

内容提要:方玉潤《詩經原始》與清康熙末年官修《欽定詩經傳說彙纂》關係密切,《詩經原始》所附圖、綱領、集釋幾乎全部引自《詩經彙纂》,在詩旨解讀方面,不少引文也多襲自《詩經彙纂》。經考證可知,《詩經彙纂》很可能是方玉潤撰寫《詩經原始》的工作本,且《詩經原始》有五十多處抄襲《詩經彙纂》中的按語與所錄前人之說,方玉潤多割裂、改寫他人之說以爲己說,又自视超過前代諸儒遠甚,肆意批駁前人,這種做法非篤實嚴謹之學者所爲。

關鍵词:方玉潤  詩經原始 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  清代  詩經學


《四庫全書總目》“周禮注疏”提要辯證

王鍔

内容提要:《周禮注疏》提要有書前提要和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兩類,今可見《四庫全書薈要》、文淵閣、文溯閣、文津閣《四庫全書》書前提要和《總目》計有五篇,《薈要》提要與文溯閣、文津閣《四庫全書》書前提要基本一致,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書前提要與《總目》文字相同。《總目》謂《周禮·掌客》《射人》司射之文、《典瑞》《司几筵》與《儀禮·聘禮》《大射》《禮記·雜記下》《禮器》所載名物禮制有矛盾,《掌客》所載是諸侯禮,《聘禮》是卿大夫禮,《司几筵》記天子諸侯不同場合用席制度,《禮器》言天子諸侯席數,本應不同。射人是司射之官,《射人》謂天子諸侯侯制侯數,與《大射》有别;《典瑞》記子男諸侯所執瑞玉,與《雜記下》有異,二者抵牾,可作爲《周禮》非劉歆僞造之旁證。《周禮注疏》四十二卷,《總目》謂“不知何人所併”,考察宋代諸經注疏匯編刊刻之實際,四十二卷本《周禮注疏》是南宋人劉叔剛所爲,較之《周禮疏》五十卷,分卷更加合理,也便於閲讀。

關鍵詞:四庫全書總目  周禮  周禮注疏  四庫學  禮學


經學與非經學的交會:從《四庫全書》看陳澔《禮記集說》對清前期“非經部類”著作的滲透

楊晉龍

内容提要:本文旨在探究陳澔《禮記集說》經過明朝官方教育系統二百七十年的傳播引導之後,進入清朝前期受到關注而影響學界的實情。以具有代表性的《四庫全書·經部》外其他三部著錄的清人著作爲對象,透過電腦搜尋技術的協助,了解著錄的三部清人書籍共361部,官書117部、私著244部,關注陳澔《集說》者75部,官書38部、私著37部;“正引”陳澔《集說》者59部,官書35部,私著24部;批評者5部,均爲私著;正引與批評均有者11部,官書3部,私著8部,整體而言,正面徵引或討論者超過批評者,其中又以官書的肯定最多。研究所得成果,有助於了解陳澔《集說》在清朝前期滲透影響“非經部”類專著的實情,提供了研究陳澔、《禮記》學、經學史及學術史等部分可信的實證性答案,對於這些學術範圍的研究者,當有部分的助益功能焉。

關鍵詞:陳澔  禮記集說   四庫全書  經學  學術交會  關注


《墨子》新證

連劭名

内容提要:《墨子》書多古字古語。清末孫詒讓著《墨子間詁》,序云:“間者,發其疑忤;詁者,正其訓釋。”但書中誤解誤釋及以意妄改者亦多,如《墨子·修身》云:“徧物不博,辨是非不察者,不足與游。”孫云:“俞云:徧,亦辨也。”不確。徧、備同義,《孟子·盡心上》云:“萬物皆備於我矣,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。”《墨子·七患》云:“游者憂反。”孫改爲“游者愛佼”,非是。“游者”指游士,最擔憂失去官職,遣返故國。《墨子·明鬼下》云:“先王之書慎無。”孫云:“慎無二字,義不可通。”一爲無,獨爲一,故“慎無”即慎獨。《墨子·非儒》云:“夫舜見瞽叟然就。”孫改“然就”爲“孰然”。然、而義同,就讀爲蹙。

關鍵詞:戰國  諸子  墨子


論《王安石詩李壁注》引後人诗作注

董岑仕

内容提要:傳統的詩歌注釋以解釋詩歌的用典爲主,並常通過引用之前的作品來説明詩歌的字法、句法源流。作爲宋人注宋詩的《王安石詩李壁注》,在注釋詩歌時,却徵引了大量晚於王安石時代的詩文。本文分析了李壁注引後人詩爲王安石詩作注的不同類型,提出李壁注引後人詩是李壁“自出己意,借事以相發明”的詩學闡釋方法的體現,並指出李壁注誕生於重議論、重親證的宋詩宋注的環境之中,這樣的徵引也與宋人注宋詩和宋代詩話共同演進的歷程密不可分,而後來詩歌注本體例漸嚴,注評的分離,使得詩注中“重議論”的一面漸趨消失而不再獲得認可。

關鍵詞:宋詩宋注  李壁注  詩歌注釋  詩歌闡釋


《列朝詩集》采摭明詩總集的文獻價值

顏慶餘

内容提要:錢謙益《列朝詩集》的纂輯依託於以絳雲樓藏書爲主的江左藏書,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。其中采摭數量可觀的明詩總集,如《大雅集》《草堂雅集》《湖海耆英集》等,既明確注明文獻來源,又多稀見的版本,可據以考察若干佚書,又能提供值得參校的大量異文,在輯佚和校勘方面都有值得關注的文獻價值。

關鍵詞:列朝詩集  明詩總集  文獻價值


黃宗羲佚札八通考釋

金曉剛

内容提要:臺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收藏的黃宗羲八通書札,未被《黃宗羲全集》收入,係黃宗羲晚年寫給馮愷愈、鄭梁、鄭性的佚札,內容涉及著述編纂、黃尊素祠重建、代老友求姻、爲子孫舉薦等諸多事宜,既可補文獻之闕,豐富黃宗羲晚年的生活細節,亦能糾正兩種《黃宗羲年譜》的一些訛誤,尤其對了解黃宗羲晚年對清廷的複雜態度不無裨益。

關鍵詞:黃宗羲  鄭梁  鄭性  馮愷愈  書札


潘祖蔭丁憂期間致陸心源書札考釋

楊斌

内容提要:潘祖蔭與陸心源皆爲晚清著名藏書家、金石學家,光緒九年潘祖蔭丁憂回吳,陸心源始登門拜訪潘氏,二人由於共同酷好收藏古籍槧本、金石器物,從而成爲摯友。《潛園友朋書問》收有潘祖蔭致陸心源書札二十通,經考證,其中十三通均作於潘祖蔭丁父憂期間,札文較爲連貫而完整地展現了潘、陸二人從光緒九年到光緒十一年期間書籍、金石交往的一些細節,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。

關鍵詞:潘祖蔭  陸心源  書札


沈津《翁方綱年譜》補遺

孔燕君

内容提要:沈津《翁方綱年譜》一書銖積寸累,勾稽排比,詳錄翁方綱一生之行歷,實爲翁氏生平研究之創舉。其後又有陳鴻森《〈翁方綱年譜〉補正》、吳銘能《沈津著〈翁方綱年譜〉暨輯〈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〉補遺》、趙寶靖《沈津先生著〈翁方綱年譜〉補正》《〈翁方綱年譜補遺〉——以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藏〈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〉爲依據》以及李振聚《沈津〈翁方綱年譜〉拾補》等補遺之作,進一步完備了翁氏生平資料的整理工作。然年譜補遺亦如秋風掃落葉,旋掃而旋生。即如上述諸家學力之勤,涉獵之廣,仍不免有所疏漏。茲就所經眼之史料篇目,另輯錄翁氏行歷81條,以期補翁方綱行年之闕略。

關鍵詞:翁方綱  年譜  補遺



感謝《中國典籍與文化》編輯部提供信息!


編輯:西子

排版:大隱


相關資訊

刊物|《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》第22輯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